返回
孔子学堂
分类

陈晓霞: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日期: 2024-03-21 14:30 浏览次数 :

  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备受华夏儿女尊崇的是流传千载的孔孟之道。孟子以弘扬孔子之道为己任,其思想不仅丰富发展了儒家文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和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总结为六条,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与求大同。其中,讲仁爱、重民本与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直接关系,可见孟子思想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重要源泉,其传承弘扬也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画像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曾说“乃所愿,则学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在继承孔子之道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与提升。程颐曾评价道:“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序说》)宋儒施德操说:“孟子有大功四:道性善,一也;明浩然之气,二也;辟杨、墨,三也;黜五霸而尊三王,四也。是四者,发孔氏之所未谈,述《六经》之所不载,遏邪说于横流,启人心于方惑,则余之所谓卓然建明者,此其尤盛者乎?”(《宋元学案》卷四○)寥寥数语,却将《孟子》精要概述无疑。

  历史上有许多人对孟子及《孟子》予以高度评价。赵岐说:“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孟子注疏》)上至帝王,下到士人,处在不同地位的人都能从《孟子》中获益。唐代韩愈提出“道统”概念,认为孟子是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继承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卷一)在宋朝,理学家继承发扬“道统”思想,到处宣扬孟子,欧阳修提出“所谓道者,乃圣人之道也……孔子之后,唯孟轲最知道”(《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卷四七)。

  可以说,孟子在弘扬传承孔子之道方面贡献最大,因其思想不断受到推崇,在汉代便已有“孔孟”并称的记载,冯友兰先生更是如此评价孔孟二圣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中国哲学史》第六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价值意蕴

  “浩然之气”作为孟子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之气,鼓舞了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孟子正是在借鉴孔子“血气三戒说”思想的基础上,以“义”来戒除血气中的欲望,继承并丰富其内涵,从而创造了“浩然之气”思想,并且从勇和志角度探讨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的内涵首先体现在大勇。“浩然之气”是受到具有省思功能的道德本心支配、引导的“义理”之气,是受心志支配的大勇之气,体现为至大至刚,表现在气上呈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与高尚的品质,可通过充盈内心,积极修养道德品格,继而达到人格上的坚毅与刚强。孟子在讲何谓“浩然之气”时说道:“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浩然之气”需要“义”与“道”来相互配合,没有“义”与“道”的配合则失去力量。“配义与道”包含“义”与“道”两种道德准则,符合“义”的基础上来追求“道”,“浩然之气”才成为立身行事之准则。

  “浩然之气”是孟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之初就是基于道德而立论。浩然之气是君子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社会道义、无所畏惧的气魄与勇气,是品质上的坚毅刚强,精神上的不屈不挠,天地之间的光明磊落,是内在德性与最高道德准则的协调融合,是人间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浩然之气”有助于公民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激励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增强社会公德,提升价值认同。“浩然之气”所蕴含的现代价值,与当下国家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同的目标。

  “讲仁爱”“重民本”的时代价值

  孟子继承夏商周时期“重民”思想和孔子“仁爱”理念,承继儒家道统,将人性论作为治国理政的逻辑基础,从人性善的本原性与内在性的角度对贤人治理、礼乐制度的合法性进行论证,凸显了以德配位、礼乐感化的重要性,并构建了善、法并行的王道政治,形成“讲仁爱”“重民本”思想,并将之作为治国安邦及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彰显人民的主权与以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建构了以民为本的完善的“仁政”体系,阐明了贤人政治、礼乐教化所蕴含的终极关怀与应然态势。“民贵君轻”(参《孟子·尽心下》)、“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推恩于民”(参《孟子·梁惠王上》)等思想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思想资源。孟子重视民生,主张“制民之产”“轻徭薄赋”“使民以时”,在经济上要“富民”“惠民”。在保证民众有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同时,孟子主张为人君者要“谨庠序之教”“明人伦”,重视教育教化。在治道探索中,孟子主张为君者要“推恩于民”,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国家才会稳定发展。这一思想对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心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社会保障是“平衡器”“助推器”“稳定器”,可以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缩小不同社会成员在收入上的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防止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导致的经济波动,实现科学发展,为劳动者提供各种风险保障,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谨庠序之教”对德育的重要启示

  孟子在强调“保民”“养民”的基础上又提出“教民”,即“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为君者要重视学校教育,宣传孝悌伦理道德,以德育教化来培养民众的道德品质。“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孟子德育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善”,人皆有向善的可能,这是人可以被教化的前提。继“性善论”后,孟子提出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人与生俱来的四心是四德的四端,通过存养便可达到四德。孟子德育思想以仁义礼智四德为内容,以培养明人伦的民众和拥有大丈夫人格的君子为目标,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孟子特别重视德育,曾针对道德教育的起源及内容、方法等方面做过系统性诠释,由此丰富了儒家的德育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道德基础,更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当今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点任务。孟子的德育观符合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他将“谨庠序之教”作为仁政的核心内容,对激励普通人成圣成贤,培养积极向善、勇于奉献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的生命伦理及价值

  孟子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基于性与命具有同一性的诠释。孟子之天具有浓郁的伦理特性,决定了人之作为天之“在世形式”的本质特性。他提出了一整套心性论,只有善才能证明和成就人自身,而非单纯说人性向善,这触及人之生命的本质及其存在价值。孟子认为“天命”是人之存在的根本因素,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挑战天命的权威,而在于寻求个体与天命在终极意义上的一致。他突破了传统的天人关系,用“反身而诚”等方式来思考生命的本质问题,构筑了其自身颇具“生命”特色的哲学体系。在孟子那里,人自身具含天性之质,人是天之意志在现世的具体呈现。“吾性自足”,每个人心中皆具“天之性”,即“仁义礼智”。只有“发明”本心,推己及人,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方能有所着落。对于上天所赋予的“仁义礼智之性”,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当积极开显之,并将人性之善圆润落实,以此塑造为个体具象的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亦因此得以上通终极意义上的天命。


邹城孟庙

在此意义上,精神生命成为人的本真生命,肉体生命长短反而要退居其次了。对个体来说,能“尽道”而终成了一件幸事。在此种认识与修养之下,人需要自觉权衡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之价值,使得人们面对生死问题时可以超然洒脱,做到“舍生取义”。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针对生命之用所做出的最终抉择,体现了个体对天道、性命的深刻领悟、欣赏与落实,正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如何来彰显生命的活力,凸显精神生命的最大意义?孟子提出了著名的“养气论”,指导世人打破躯壳,突破自然生命的极限,以“浩然之气”涵养之,充实之。正因有了个体生命常存“浩然之气”,故反而愈能笑看云卷云舒,可以对人世间所有的事情泰然处之,即“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孟子不仅在道德层面维护了人的“主体自由”,而且在实践中强调人何以“顺性”“立命”,由此塑造了孟子“性命攸关”的生命伦理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孟子大概是试图为论证人类自身存在“高贵”“光荣”寻找依据的第一人。其生命伦理思想对个体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孟子思想历久弥新,挖掘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我国经济民生、道德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有借鉴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及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来源:《走进孔子》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