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传承创新
分类

张哲 王永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日期: 2022-07-06 08:48 浏览次数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化趋同的态势下始终保持特色的核心优势,正是基于这种优势,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新时代背景下羽翼丰满、形色突出,使中国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这种文化“基因”已经根植在我国人民的血液之中,只待以合理的方式唤醒这种价值,使传统文化“照进”现实,用古老的文化教育新时代的大国公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才强国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中,人才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目标之一,但是人才从何而来?人才只有依靠优质的教育才能聚而用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仅要搞好经济、军事、科技等多种建设,还需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出优势作用,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人才、塑造人才,使人才强国的目标得到实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是新时代“以文化人”的支撑。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三大资源。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更是源自于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是我国国民教育的基石,是不同时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历史遗产,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珍稀的文化财富。正是有了传统文化的强大支撑,才能够架设起新时代人才培育的特色框架,使人才既具备现代文化素养,又具备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现代人以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处处蕴含精华,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难得资源,为我国社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曾数度鼎盛辉煌,既有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唐宗宋祖的盛世风华,更有康乾盛世和诸子百家。中华文化涵盖哲学、社会、治国、生态、教育等多方面异彩纷呈的灿烂文化,也包含历经磨难、重振雄风的励志文化、救国文化。这些自豪的、深刻的、沉重的民族回忆,形成了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持续不断地为现代人输送文化自信,使新时代的人才站在中华文明史的方位上,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依靠自我努力拼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志愿。继而以文化的核心优势,凝聚磅礴之力,形成人才强国的定力和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育人价值

  传统道德文化引导公民注重修身。道德教育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讲求修身正己,严格自律。培养崇高的道德理想是古时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如儒家思想推崇“仁”字,要求人具备包括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多种品质,涵盖了对人方方面面的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是人情淡漠的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培植的品质。“仁”讲求关心爱护与同情帮助,是一个人德行高尚的表现。包括善良、诚实、守信、友爱、谦恭、勤奋、包容、进取与尊重等,代表着中华子孙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传统道德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指导公民生活实践的重要依据和尺度,有助于使现代人尊崇道德、互敬互爱、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使社会道德体系得到重塑。

  以中华励志文化激励人积极向上。中华文化从不缺乏励志故事和榜样人物,例如登险峰、涉危洞的徐霞客,大器晚成的百里奚,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忧患天下的范仲淹, 等等。中华文明史上记录了无数励志改变国家命运的卓越人物,是激励现代人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宝贵教育资源。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殊历史方位上,民族发展的前途与命运掌握在每一位国民的手中,只有全体人民群众受到积极的励志文化感染,形成全社会努力拼搏、坚定务实追求中国梦的意志,才能将共同的梦想转化成看得见的现实。

  传统文化育人要坚持多管齐下

  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然而以往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之中,社会、媒体和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充分,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之外遭遇“断档”。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必须多管齐下,同时发力。

  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培养底蕴深厚的新时代人才。一是要使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在说文解字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知识储备。开设种类丰富、精心设计的必修课,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二是要长期开办传统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名师到校开讲,以专家观点详解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教育人的目的。三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带着职业道德去学习发展,去创新创造,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拥有职业信仰、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四是加强活动设计,发挥出传统文化社团的教育优势。

  整合社会教育力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要整合社会教育力量,使社会教育机构、新闻媒体、传统文化研究单位团结起来,开发适合新时代公民教育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行各业。注重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加大力度整治歪曲历史的低质量文化作品。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出文化教育场所的作用,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地标单位,使文化宫、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加强合作,实现传统文化育人的“无缝衔接”。

  注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效果。家庭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分支,家庭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关键任务。家庭教育要以德教为本,将道德素养教育置于首位。引用中华民族经典的道德人物事迹,结合当前社会的多种道德现象,开展家庭道德问题的深度讨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风文化塑造中,突出家风的教育功能,全体家庭成员都要注重相互感染、共同学习。

 

来源:人民论坛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