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化心语
分类

有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初步理论思考之七: 因革损益,旧邦维新,守正出奇,自愈自新系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机制

日期: 2024-09-11 14:03 浏览次数 :

本栏目主持人宣兆琦:

培养“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作为我校的育人理念,自从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包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属性。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头理论,而空头理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理,没有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难达目标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正确途经。因而,在落实我校“九个一”文化育人工程的过程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是必须的。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鲁文化研究专家傅永聚教授在提出培养“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的育人理念伊始,就对相关的理论问题与学术问题做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初步成果主要包括:文化与民族,文化与文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字与中华历史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大一统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华文化赖以生生不息的空间优势和合小康大同---中华文化的人类社会福祉安排与追求道尊于势以道抗势是中华文化精神中对真理追求的最高体现因革损益旧邦维新守正出奇自愈自新系统---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机制中华文化的主流(核心)是孔子儒家思想教化与学习是中华文化修养“成人”的手段与宗旨中华文化(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获得新生等等。现把傅教授《有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初步理论思考十二条》在本栏中陆续发表,以飨读者。理论是创新的,学术是深刻的,而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傳教授深入浅出的表达。请各位读者静下心来,聆听傳永聚教授道约言要而又娓娓动听的解读吧!

有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初步理论思考之七:

因革损益,旧邦维新,守正出奇,自愈自新系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机制

傅永聚

中华文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五四以来把中国社会晚清以来的落伍归罪于儒家,认为儒家保守,应对此负责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儒家并不保守,孔子的因革损益思想,就是成人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克己复礼也不是复古倒退,孔子设计的大一统王朝统治秩序具有未来学的超前新思维。《易传》中有关生育生息,变化变动,自强不息,儒家有关旧邦新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与时偕行,苟日新有日新日日新,革故鼎新等思想,最早提出“革命”口号,都主张不断创新。守正,就是守住文明的主流,出奇,就是不断地赋予其新生力量。中华文明是开放的,敞开胸怀,不断地把中外其他民族的成员和其创造的文明包融进来,牢牢扎根于自己的土壤,又不断地把其他文明的种子花朵纳入怀中。儒家重世俗中的修为和超越,本身就是面对生活、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的更好,所以本身具有生、变、新的精神。通过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养护生命、传承,实现生生不息。中国古代哲学中讨论宇宙起源的“气”,本身就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物质力量。”变,量变、质变,是再生的途径。从“孔子时之圣也”,因革损益、与时俱进,到应对二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到近年来提出的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都体现出挑战下的应对机制的成功。挑战是变,应对也是变。新,是变化的结果。变化带来新的格局,新的形态,新的面貌,实现了对旧的格局、形态、面貌的改造,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在常态下,中华文明本身具有的内部的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过去曾被称之为“超稳定结构”的“封建社会停滞不前”。事实上,社会形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文明才能持续发展。当然,当一种社会形态能容纳的生产力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必须变革旧的社会形态,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中华文明就会通过革命的方式,打破旧的上层建筑,实现社会形态的变革,保障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这同样是一种调适能力。调适就是改变、变革。稳态社会中的调适表现为改良、维新;转型时期的调适就需要革命。革命之后又转入稳态。稳态调适相对历时久远,而用革命的方式进行调适相对历时短暂。总体趋势是常与变的统一,变与相对不变的统一;是渐变、微变与巨变、突变的统一;负阴抱阳,起承转合,变化不一。有人把其根本动力归结为“通变力”“自觉力”,我们自己前一段也称之为“生生不息”,其实归结为“自我更新的能力”(简称自新力)比较稳妥。这种自新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形态没有发生巨变的时期,依靠基本渐进式地改良微信,自纠失误,修补缺陷,靠自己革新的内循环,战胜挑战,保持前进性,不中断总体方向的发展。二是在旧的社会形态实在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期,引进最新进的种子(马克思主义),实现种子与土壤的新结合 ,从根本上突破所谓“超稳定”“停滞不前”的“内卷”,诞生出新的社会形态,传统文明演进为新文明。求变图强,革新发展。在旧的国度,旧的土壤上,以新思想、新实践获得新生命,走上新的发展道路。